「海航,皇帝资产」你为什么从海航集团离职?

    昨天看到那个说相声的老头表演他最后的倔强,心里五味杂陈。为这个给了我吃饭本事的前雇主,为诸多前程凶险难料的前同事。
    好多圈外的人给这个心目中最好的航空公司加油,因为你还记得,当你看到貌美条正的空姐拼了小命把你二十斤重的箱子扛上行李架时,你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洗浴门童一声声“贵宾”叫得一点都不走心。你也记得,航班延误三个钟头你叫喊着不给赔偿不登机,四五十岁的男地服经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你由衷地感到自己是闪着金光的上帝。你可知道,你坐过的服务最好的这家公司,根本没把自己的员工当人。
    在这个公司,几乎没人能当人。按理说,不是国企,谈不上奉献,Businessisbusiness,但有几个敢拒绝领导不合理的要求,“没人敢”成了企业文化。MMP,离开你HNA老子就要饿死?说穿了还是那个词,奴性。
    不期而遇,埋藏心间,永不再见,一路走好!
    分割线,以下是原答案:
    作为一家航空企业,怎能没有飞行员的答案。在海航十二年半(包括打官司的一年半),从学员到机长,一直都夹着尾巴开自己的飞机,只有在董事长信箱还能匿名的时候发过言,打完官司砍价的时候去找过法人。只不过想静静地开我的飞机,这都不让?哥也是有风骨的好不好。
    那个时候,在壹加壹吃饺子时亮一下海航工作牌还能打九折。那个时候,陈峰每年都要坐着那辆S600来基地给飞行员说个把钟头的单口相声。那个时候,机长都被称为总,不爽了可以去找老大评理,据说秘书都不敢拦着。当时觉得这个公司还行,至少对机长还行,那就熬吧,熬到机长就好了。
    后来有一年,被借调到一家国有航空公司,终于发现,原来副驾驶也可以过得不那么压抑,原来海航最大的问题是:不包容!公司对员工的一点点错误都必须上纲上线,员工也只能为一点点待遇跟公司斤斤计较,员工和员工之间也常常发生底层互搏。飞行员只是个计时工,公司发展的好坏最多只关系到年终奖的多少,除了按时领到小时费之外,最看重的还是人文环境。
    我实在不想,在我担心前方有没有雷雨云、落地有没有风切变的时候,一帮人在后面拿着枪瞄着我,咬牙切齿的念叨:我让你装X让你飞。

海航 皇帝资产
    你为什么从海航集团离职?

一、你为什么从海航集团离职?

    来来大家一起鉴赏一下五百强的公关手段:
    无数吐槽中突然出现的“清流”,这么高的赞还排位这么低,看来没少被踩吧?看起来谈了很多点,结果没有一点是在谈现实问题,都是偷梁换柱变成了根本不存在的优点,这不正常吧?这么多吐槽提到的实质性问题一个不谈,没有离职就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不合适吧?这种拙劣的公关回应,真是正好印证了贵航社责与品牌口的专业能力之低下。
    我也从专业角度给贵航同仁一个建议,如果你所面临的公关危机来自于客观存在、毫无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自身问题,你所做的一切软文、删帖回应也不过是刺激更强的反弹,不如杀杀鸡换换姿态。红头文件写多了还真当自己也能操控舆论了?就凭你们这种十万+都靠买还做得特别生硬的公关团队?老老实实的挨打息事宁人吧,这是你们活该。
    哦对,这时候了还抓什么考勤着装办公纪律的一律开了吧,没得错。
    关于学历迷信更新一个小故事,当时帮HR介绍招聘,公司要求学校是所谓的国内前三十,我介绍一位外交学院的候选人,后来被告知按照公司规定学历通不过?那那么多一本都不是的领导又是怎么回事呢?分数线来看外交学院比大多数二三十位学校强吧。
    背景:国内TOP10本科,两年半超巨头事业单位(中国人都知道那种),一年互联网公司工作经验,工作解决了北京户口,受海航体系旅业板块(包括航空、旅游、食品、酒店等业务)邀请面试后入职,当时放弃了百度、小米等企业的offer。今年年初离职。
    分个人经历和集团环境两个方面来说吧。由于问题是为什么离职,海航的好久不在此赘述了。对于提到的具体事件,大部分有微信截图等为证据。
    个人经历:
    1.在体制内和互联网公司都混过,我也算是“小油条”了,非常清楚面试沟通时描述的岗位工作、发展路径等很可能和实际有偏差,但是海航这种连岗位级别、待遇、工作性质都进行误导甚至作假的情况,依然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对于小公司来说这可能不罕见,但是你能想象阿里招聘你的时候说是P6的BD经理,转正的时候变成了P3的淘宝客服吗?
    为啥签合同的时候没发现呢?因为合同上根本没岗位,领导和HR虽说是“部门大家都还没定岗”,实际上从参加面试开始就已经在公文系统里定好你的岗位了,所以也不存在什么见习期工作表现不好降职的。
    这一点事关最根本的职业定位和公司信誉,事实上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构成离职原因了。
    2.领导完完全全没有所在部门相关业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这在海航也不少见,毕竟大量领导都是秘书或者行政岗位提拔上来的,结果就是所有涉及实际业务的工作全部由我带着小朋友做,领导只管领赏争功。
    坦白讲领导对我还算客气,但是我们来到一家企业首先不是来交朋友,而是要成就事业,或者至少是不断上升以便养家糊口的。
    另外再说一个旅业某大领导的例子,17年是海航合规年,对于采购、合同的流程要求非常规范,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旅业社责与品牌口某美女领导还在某次工作中指责我们效率和工作能力不济,因为我们不能找个淘宝或者私人关系完成她指派的工作。我当时立即找我们风控同事确认了她给出的意见是严重违规的,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举报她的冲动。呵呵,也就只有在这样的体系,轮得到她这点水平的领导羞辱我了。
    3.所在成员公司文化极度扭曲。海航集团有一套非常“玄学”的企业价值体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但是在我所在的公司,性骚扰和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不正当男女关系风行,公司的人资行政体系和大部分领导充耳不闻,完全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我所在的部门就有因为性骚扰离职的同事。
    4.定岗极度不科学。说的难听点,我怀疑旅业体系没有一个在我所从事的工种上比我专业的领导,但是还要每天根据他们荒谬的指示来做一些无用功。当然和以上相比这一条是较为主观的。还有学历,我是国内TOP10本科毕业的,当时拿了帝国理工UCLWBS港中文等学校的研究生offer,因为家里条件太差选择了继续工作放弃读书,然后在海航体系下,我的地位远不如国内野鸡大学毕业后去国外所谓TOP200水学校混个研究生的小朋友。只能说海航对于毕业于国外还算过得去的学校,又不太有职场竞争力的小朋友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集团环境:
    1.高度学历崇拜,尤其在所谓管培生(ITP)的招收上,只看学历不看能力,然后四处标榜自己招了多少世界名校的应届生。很多小朋友根本没有基本的职业素养,混个一两年就能定岗经理以上。
    2.有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好事,但是海航的各种制度比我当初就职的事业单位还要多出好几倍,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开展的举步维艰。事无巨细往往都需要报公文,对于一些追求时效性的突发工作开展造成巨大隐患。
    3.大环境动荡,这个不展开说了,只说一下这会导致具体工作的方向方针经常大变,一方面自己和企业都做了太多无用功,另一方面对于工作的考评也就变成领导一句话的事了。
    4.行政和人资体系整体上及其傲慢和膨胀,能被同级的行政同事每天颐指气使还是挺让我震惊的,可以结合之前提到大量领导出身秘书和行政体系,来想想这是一种怎么的生态。
    5.哦对了,还有每天早上打卡,迟到一分钟可能就有行政拿着本子在那等着你,真的很......青春?
    其他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原因不表了。在知乎经常有刚毕业的小朋友为海航唱赞歌,我在前文也提到了,对于某些朋友,这确实是一个适合你的地方。对于我,综合先前体制内外的工作经验,海航的这段工作经历不仅是最糟的,而且是唯一一段我会给出负面整体评价的。
    如今重回互联网公司,真是人都年轻了三岁。就坦率承认我的狗眼瞎了这么一次吧。

发表评论